为了听他细说文明,华师听众爆满报告厅
震惊!为何众多学生席地而坐?!
他们竟然还脸带笑意,毫无怨言?
难道是被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统治了?
其实真相是——
他们在听葛剑雄先生的讲座!
23日晚,华南师大砺儒讲坛第54讲火热开讲,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先生做题为《海洋文明与岭南文化》的学术报告,视野宏大、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主讲人简介:葛剑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著作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等。
东临太平洋的古代中国,
为什么没像欧洲那样发展出海洋文明?
岭南文化是开放还是保守?
想知道答案却又错过了讲座?
没关系,小晚带你重返精彩现场!
讲坛现场:海洋文明与岭南文化
世界上只有一个地中海
葛剑雄先生指出,“海洋文明”以海洋为基础和依托,是人类在此载体上产生与传播各种文化的加总。在古代社会,海洋文明辐射的范围比较有限,而近现代以来则成为一种强势文明,以至于今人形成一种观念:海洋文明就是先进的。
▲葛先生的讲解非常生动呀
“人们一直以为中国内陆黄土文明是落后保守的,而海洋文明则象征着先进与开放。却没有想过海洋文明这个概念哪里来的?西方人提出来的。而且西方历史学家、地理学家讲的‘海洋’主要是指地中海。把它所产生的观念作为海洋文明的代表不一定普遍适用于其他海洋。”
葛剑雄先生分析地中海地图时指出世界上的其他海洋,或许还能和地中海一样具备:基本封闭的内陆海和方便的航行条件,但几乎没有一个海洋能和地中海一样具备第三个条件那样:周围环绕着许多古文明——古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等。地中海为当地人提供最容易到达彼岸的途径,而彼岸往往象征着财富、思想开放和未来。
古代中国并无动力跨越海洋
天圆地方、华夷之辨等观念使中国历史文化呈内聚型发展。西汉时期,中国主要的外来文明并非来自海上,而是陆地。佛教先到新疆,再从河西走廊传到中原。“海洋本身只是文明的一种载体,不产生新的文明,只有人去加以利用海洋的物质条件才能产生特殊的文化。”
▲座无虚席的讲座现场
中国古代没有外贸概念,丝绸之路更多是外国人来中国买东西。中国地大物博,物资基本自给自足,基本不需要外贸。对于国内没有的东西,周边的附属国也会主动进贡上来。
由西汉总图可见,当时朝鲜半岛的北部都已成为西汉的领土,政治、经济、文化和辽东、渤海湾周围一直到山西一带并无太大区别,在今国界线内而不属于西汉版图的其他地区不是汉朝没有力量征服它们,而是那些地方人烟稀少、经济落后,暂时还没有必要去征服。
▲坐在地上依然听得入神
据《汉书》记载,西汉王莽政权时期曾经远航至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岛等地,目的是为了让当地首领主动进贡犀牛等瑞兽以证明其政权合法性,而后来的政权没有这种需求,也就不会花大成本去文明落后的地方了。所以古代的中国并无强心去征服海洋,也似乎没有必要。
目前为止,我们对郑和航海的实际意义也是夸大的。首先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是为了招引海外各国前来朝贡。主要是因为永乐皇帝认为明朝已经建立三四十年了,元朝时都来朝贡的国家都还没有派来使者,而且他是通过非法的手段篡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所以他希望通过万国来朝增强自己的合法性。由此可见,海洋对古代中国的作用不像地中海之于周边国家那般重要。
▲被讲座精彩的内容吸引住啦
在中国内部,最接近希腊的是福建。它们同样多山、陆上交通不便、河流短促、内河运输条件不良等。福建早期都是越人,它和内地之间有山林阻隔,存在着民族和文化的差异。在此条件下,福建本应走向海洋发展,但希腊面临地中海,不远的地方即是新文明,而福建面对太平洋,没能拥有同样的条件,甚至去台湾也很不方便,因为季风、洋流的方向都与从福建去台湾的航路不同。因而海洋文明是有共性与个性的。沿海与岛屿并不能天然地构建起(构建起改为形成)先进的海洋文明,应该看这里的人能随着海洋走多远,以及外来的精神、物质、文化能起多大作用。
“岭南靠海不等于开放”
葛先生回忆1968年第一次到广州来时的情景。当时的他听不懂广东话,广东人也听不懂普通话。去到餐馆吃饭时,连菜谱上写的也全是广东话,根本看不懂。改革开放之前的广东,与国内其他地区交流都有困难的。
他当时在火车站,看见从外面探亲回来的夫妇,前面一个男士穿着西装,但脚下穿着布鞋,肩上挑个扁担,后面太太背着两三个孩子,不是大家想象中很开放的广东印象。“靠海不等于开放,先进文化如果从海上传播过来,人们能开放而易于接受,那这个地方就先进。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照样还是保守的。”
▲葛先生讲起往事
从自然环境上看,岭南地处中国南部,与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带相对隔绝。珠江水系的入海口易发生变化,相对较晚才形成航道,珠江水系也不像长江水系、黄河水系那样拥有广袤的平原腹地。东汉以前,北方人如果要到岭南来,要把山路打通后才可通行。岭南海岸线长,受南岭和其他山地阻隔而交通不便,这在历史上是很紧要的。
▲先生讲得太好啦,赶快记下来
在大一统时代,只有谪客、穷人才会从中原到岭南。而在南北对峙的分裂时期,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则带来上层的物质和文化。礼失求诸野,在某种意义上,岭南文化位于边缘地区也有其好处,某些在中原地区已经不存在的文化,岭南地区还会保留下来。
▲这个问题嘛...让我思考一下
回顾历史,鸦片战争后的广州地位不断上升,民国前期迎来又一辉煌时刻。但50年代以后,广东把仅有的特色都去除了。因为毗邻港澳,当时的广东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仅限于沿海城市,传播能力与创新能力都很弱。
▲学生在向葛先生提问
“这并不是在贬低广东人,那时候,广东人在上海创造的文化甚至比在广东本地还厉害,他们为上海带来电影、摄影等等先进技术。上海所依靠的长三角,五代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广阔腹地很容易适应商品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广东本地则是相对保守的,很难有大规模的近代文化,开放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1950年代以后,广东仅有的特色都被去除了。后来广东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什么能取得包括文化在内的诸多成就,主要在于地方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权。
▲除了学生,还有不少专业教师来到现场
葛先生认为,现在讲历史上岭南文化的特点,在于提醒今天的我们,如何在一个新的政治根源和文化根源中积极寻找自己的地位。今天交通发达,文明传播主要已经不是通过河流和海洋,而是通过互联网,现今内陆和沿海的发展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广东要客观认识自己的历史、分析现有条件,才能找准未来发展的路径。
真正的本领在于读懂书本背后的事实
——华南师大新闻社专访葛剑雄先生
讲座前,葛剑雄先生还接受了华南师大新闻社记者的采访,谈文化、谈学问、谈人生。
▲葛剑雄先生于图书馆接受校新闻社采访
Q:经济发展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似乎是一对矛盾,您认为广东目前如何做到将发展和保护结合起来?
A:现在讲传统文化与文化遗产,在于 “传承”二字, “传”和“承”是两个概念。“传”是保存,包括精华、糟粕。但“承”是有选择的,存活下来的才值得我们弘扬、继承,而一部分东西只能作为历史遗存。处理好这个关系后,它跟经济发展不会矛盾。
有些保护是要花钱的,但继承可以产生巨大的财富。软实力,文化很重要。一定要把文化变成文化产品、文化创意、文化风,这样才有实力。我相信在广州完全可以结合起来,把它做好。
Q:那您觉得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一般人能做些什么事情?
A:保护,人人有责任,人人可以做,至少不去破坏它。一些重要的文物、年代久远或急需抢救的,则由专业的人来做。比如古籍修复,一般人是无法做好的。保护并非马上兑变成商品,有些保护是只花钱不挣钱的。这需要政府特别重视。而社会上有能力的人也应积极贡献、投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有自觉性,这个保护就可以做了。
▲接受采访的葛先生
Q:您曾经参与录制《走进非洲》,作为学者,您觉得是应潜心做研究还是要分一部分精力来关注公众、关心社会?
A:最理想的是既能做专门研究,又有时间去参加公共活动,把自己研究的成果传播给公众。我喜欢去没有去过的地方,所以也试着把两者结合起来。像到其他学校、你们这里来,也到社会、社区中,把研究的心得体会介绍给大家。
当时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拍《走进非洲》时,非洲国家除了自然资源还有人文资源,他们觉得需要一位能在现场和大家分享的人,于是就找到了我。我们坐着列车一路开,一般人到不了的地方也到了。既让我开了眼界,又把我的感悟通过电视告诉大家。这不是我主要工作,我主要在学校做研究。但我想,如果有这样条件的朋友,不要错过机会。
Q:历史地理学,一般人理解这个学科,是不是历史加上地理?
A:它是指历史时期的地理。它研究的不是今天的地理,而是过去的地理。它既属于自然学科也属于人文学科。如果研究历史自然地理,那就是理科。我的导师谭其骧先生(历史地理学一代名家)是院士,如果他只研究历史,就不可能成为科学院的院士。人文的部分,偏重历史。地理并不局限于研究自然,也包括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地理。
▲葛先生在向记者讲述
Q:人文学科的研究学习,如何才能做到广博而深刻?(注:讲座互动环节,有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
A:做什么事情,盯着自己的专业深入,没有错。但是做人文、社科研究,还有一点很重要,即深入社会。我们要了解社会、了解实际,才不会被纸上的东西迷惑了。
有人说我们研究历史的本领真大,古文都看得懂。但真正的本领是看懂书本背后的社会事实。古文再难,理解之后,水平就一样了,但为何有人能通过文字看透一些社会现象,得出大家没想到而觉得合理的结论?这不仅靠看书,更看他会不会读社会。
研究历史,不可能回到古代去调查,了解今天的社会,是能帮助解读传统社会的。因为今天社会现象本身有历史的痕迹。社会都有共通的特点,比如说,越缺什么越倡导什么。有人看唐书的记录,感叹唐代法律真完善啊!果真是这样吗?真的实行了吗?
还有一个建议,如果不得已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尽力把它做好。以后也许会成为你宝贵的实践经验和财富。
我在上海当中学老师期间,我因为负责管理学生的工作,经常要送一些犯事的学生去公安局,公安局觉得我不错,要我协助办案,甚至判犯人。三年时间审案、写判决书、跟流氓打交道,好多事情都做过,当时我觉得很无聊。但是我后来担任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馆长,受益无穷。遇到很多事情,我都应付得比一般读书人容易一些。
砺儒讲坛:促进思想交流,活跃学术氛围
学术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基,学术讲座作为大学的一项基本学术活动,对推动学术交流、促进人才培养、培育学术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针对原先人文社科学术活动比较分散的情况,学校社科处整合资源,使其形成特色学术品牌。为纪念著名教育家、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华南师大前身)创院院长林砺儒先生,系列讲座以“砺儒讲坛”命名。
自2014年10月始,砺儒讲坛已开展54场。每年年初,学校以最高学术水准和最新学术视野为学术报告的开讲标准,采取学校延请和学科推荐相结合的形式,制定讲坛计划,延请国内外人文社科领域知名专家,前来做专题学术报告,共研学术前沿问题。讲坛由社科处统一组织协调,相关学院具体实施,学校进行综合评估。“邀请名单通过学校和学院精心挑选,所以主讲人都是货真价实的学术大家。”社科处副处长张宏宝介绍道。
砺儒讲坛以“高端、精品、学术”为基本定位,不限场次,不限形式,唯注重学术水平和争鸣,横跨一校三区,面向全校师生开放。讲座主题也都注重开放性和大格局,例如本期葛剑雄教授的“海洋文明与岭南文化”,既回应国家战略和学术热点,又打通专业边界,非历史专业的师生也能听懂。
“我们希望通过一些高端的学术讲座来带动三个校区的学术文化,把整个学校的学术氛围活跃起来,共同营造人文社会科学精神家园和创新氛围,这是砺儒讲坛的主要目的。”张宏宝介绍道。
做客2016年砺儒讲坛的部分名师盘点
蒋寅教授:中国诗学研究及其方法
蒋寅,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蒋寅教授现已在我校文学院任职)
▲蒋寅教授
精彩观点:明确诗学问题专门化、强调理论问题历史化、重视学术视野国际化。
洪兰教授:教养的艺术
洪兰,教授,中央大学讲座教授、台北医学大学讲座教授、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暨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主持人。
▲洪兰教授
精彩观点:“人生不是赢在起跑点,而是赢在转折点”广泛阅读非常重要。孩子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相结合,“教养不是教孩子怎么做,而是做给他看”。
王利明教授:民法典编纂的时代性
王利明,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副会长。
▲王利民教授
精彩观点:加快制定民法典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只有对私权予以保护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权。21世纪的民法典应当成为互联网高科技下的民法代表,要对人格权隐私权加强保护、规范各种网络交易行为。
让我们一起
期待接下来的砺儒讲坛吧(๑•̀ㅂ•́)و✧
采写丨陈晓绚 吴乐思
李津蓉 区茹茵 肖桂娜
摄影丨吴建国 符克伟 陈观铃
罗杨极 黎辛舒 金东烨
执行编辑丨李雨萱 郑子鹤
责任编辑丨 杨柳青 吴建国 郑宇云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投稿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双学位